一、【注重家风】
年初,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,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,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,促进家庭和睦,促进亲人相亲相爱,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,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,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、民族进步、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。
二、【儿童权利】
3月的两会上,全国政协常委、副秘书长、民进中央副主席、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提交了《关于保障儿童亲子团聚权,根治留守儿童问题》的提案,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统筹协调,增加亲子团聚权的相关条文,制定补充性规定或司法解释。调查显示,绝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《儿童权利公约》有关儿童“享有与家人团聚的权利”的规定,并未意识到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。
三、【回归本真】
4月,中国教育报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“家庭教育核心价值观”大讨论,针对当下学校教育过度、家庭教育失责的现状,专家呼吁全社会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独特属性和本质特征。家庭教育不是家庭学习,不该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。家庭教育要走出充当老师“助教”和孩子“拐杖”的误区,回归家庭建设的本真,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,发挥潜移默化的功效,给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。
四、【起跑线】
5月,热播剧《虎妈猫爸》再现了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的较量,大人的焦虑和孩子的困惑再一次引发人们对“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的反思。中国教育报独家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,还原“起跑线”的真实涵义,并从脑科学、社会学、生涯规划、读者调查等不同角度,梳理了十多年来家长们的认识误区,再次强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父母的爱和陪伴才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,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父母自身。
五、【亲情空洞】
6月9日,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用农药自杀。这四个孩子并非因为贫困走上绝路,家里有粮有肉有钱,唯独没有父母的身影,他们是被骨肉分离、缺情少爱的亲情空洞吞噬的。全国6100多万名留守儿童中,有多少这样经济供给功能尚在、父母亲职的教养育能力几无、亲属情感抚慰能力高度稀薄的家庭?家庭功能的丧失,社会支持的无力,源于人们对家庭价值的无知和漠视,这将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什么样的伤害?
六、【家务劳动】
8月3日,教育部、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颁布《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,要求建立课程完善、资源丰富、模式多样、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,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,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,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。国内外专家的大量调查和基层教育工作者的丰富实践证明,家务劳动是孩子的精神需求和成长权利,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。
七、【政府主导】
10月20日,教育部印发《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了“政府主导、部门协作、家长参与、学校组织、社会支持”的工作格局,以求真务实的负责态度,回答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密切合作、如何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这两个核心问题,被誉为提升中国家庭教育水平、给几亿学生健康成长带来福音的文件。其中“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”的表述,是家庭教育基本建设的历史性突破。
八、【放开二孩】
10月29日,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公报,确定中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,立刻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,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未来学家认为“中国最宝贵的资源是孩子的潜能”,而如何应对老大的激烈反应和二孩带来的教育难题,成为新一代父母的课题。父母和第一个孩子是否做好了准备?政府在教育、医疗、城市建设等方面是否做好了准备?
九、【教育始于家庭】
10月31日,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,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,新教育研究院协办,全通教育公益支持的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,来自美国、日本、韩国、奥地利、中国等多个国家的教育专家齐聚一堂,围绕“教育始于家庭”的主题,研讨家庭、家教、家风建设,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在传统与创新、教育与科技、中国与世界、家庭与社会等不同维度融合、碰撞,达成了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“起跑线”的共识。
十、【精神成长】
11月12日,“教育的未来——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”2015年教育论坛在深圳召开,《知心姐姐》杂志社和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共同发布“中国孩子精神成长需求调查”结果。北京、上海、武汉、哈尔滨、深圳等9个城市的近万名中小学生表达了他们对精神成长的四大渴望:渴望父母足够的倾听和认同、渴望获得友谊和学会做人、渴望有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机会、渴望成为生活和未来的主人。
《中国教育报》2015年12月25日第6,7版